一流学生

名校对战,浙大学子夺2019“毕马威杯”全国总冠军

发布时间:2019-03-05 来源:品牌公关部 浏览次数:

      32日,2019年厦门大学“毕马威杯”管理案例分析全国十强邀请赛在厦门大学圆满落幕。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17级财务管理专业学子任一鸣所在的浙江大学代表队Financial Geeks,从国内10支名校队伍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今年4月,他们将代表毕马威中国参加在阿根廷举行的毕马威全球案例大赛决赛全球赛。

      中山大学代表队和清华大学代表队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本次大赛于201811月启动,两岸学子踊跃参赛。最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10所高校的代表队突出重围,进入全国十强邀请赛进行互动和比拼。

      创新考验遇上浙大学子

      与往届相比,本次比赛难度更大,对创新更加关注。在参考了诸多国际知名案例比赛后,本次大赛以“什么样的创新可以帮助弱势群体的人们提高他们的健康和福祉程度?”为主题,并对赛制进行了创新,以体现专业化、国际化、精英化。

      如果说,往届比赛是“命题作文”,那么本次比赛就是“自命题”。这对参赛者们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然而,这恰好是浙大学子的优势所在。在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中“成长”的浙大学子,创新能力自然不在话下。

      比赛中,浙江大学代表队以华大基因为客户,设计了一套提高罕见病患者福祉的方案。他们对商业模式进行了颠覆性创新,并制作了方案视频。依托大数据,浙大学子们向现场评委们展示了一套以基因信息协助诊断与治疗的精彩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浙大学子们所展现出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和严密的逻辑”,以及扎实的专业素质、优秀的团队合作和出色的英文演说技巧、关心社会痛点的胸怀与责任感等,受到现场评委们的大力称赞。作为评委之一,同时也是浙江大学代表队指导老师的刘起贵认为,这些素质正是浙江大学代表队此次能够获胜的关键所在。

      “从2017年起,我连续担任了三届‘毕马威杯’管理案例分析大赛的指导老师和评委。我认为浙江大学代表队是一支极具创新思维的队伍。本次比赛与以往不同,要求学生按照主办方的要求自选项目进行分析,因此选题的创新性就非常关键。我想这也与浙大一直以来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刘起贵说。

      此外,队员们强劲的个人素质也至关重要的。刘起贵指出,比赛中每一位队员都做到了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论证有力。“其实我们浙江大学代表队这几届一直成绩不错,这和我们每一届参赛选手之间的相互帮助、信息共享也有关系。”

      浙江大学代表队的另一位指导老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刘博也表示,队员们虽然年轻,但态度谦逊且背景多元,创新能力很不错,商业计划做得非常完整细致。

      队员说:备受鼓舞、冲向全球总决赛

      作为浙江大学代表队的一员,浙大管院学子任一鸣在本次比赛过程中主要负责商业模式设计、财务模型搭建、市场环境分析等任务。在方案展示环节,他扮演目标企业首席执行官对罕见病的市场环境与患者面临的生活困境进行详细分析。

      任一鸣表示,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浙江大学,代表管理学院,代表财务与会计学系参加这样大型的比赛。在比赛中,他收获了许多。“我特别感谢老师们以及管理学院对我们的支持和指导,这为我们的夺冠夯实了基础。”谈到接下来的全球总决赛以及未来学习,任一鸣表示,他将继续带着这样一股拼劲,努力学习专业,扎实综合能力。在全球总决赛中,继续展现世界一流高校、世界一流中国管理学院的“风采”。

      获奖背后:与大趋势相符的育人使命

      本次大赛设有在线直播,有超过35,000人在线上观看比赛,并参与实时互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系副主任陈俊就是其中之一。从赛事启动到全国十强邀请赛,陈俊虽然忙于院内各项事务、教学与科研,但依然不忘追踪学子的实战动态。

      当看见浙大管院学子所在的队伍获奖,他不住激动万分:

      “浙江大学团队在国内极具影响、首屈一指的商业案例大赛中获得冠军,我深感自豪和高兴。大赛举办十年来,浙大管院学子多次取得优异成绩,本次大赛更是获得了重大突破,蟾宫折桂。这充分反映了浙大学子的优秀品质、卓越能力,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管理学院多年来在人才培养和专业改革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果。”

      陈俊表示,本次大赛第一次高度关注和强调创新能力、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担当在商业价值创造和增进民生福祉领域的关键角色和重大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展现了未来商业领袖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培养趋势。这样的人才要求和趋势,恰好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一直以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社会责任的高级管理人才和领导者”的育人使命完美契合,也与浙大管院会计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并能够运用理论思想、创新思维、专业能力和战略格局引领组织持续创造价值的复合型高级会计和金融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