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7万个团队中脱颖而出,浙大管院白云峰团队摘得大学生创业大赛冠军
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14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生白云峰带领团队从37万个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以740分的全场最高分夺得冠军!
本届大赛由教育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共同主办,以“搏击‘互联网 ’新时代,壮大创新创业生力军”为主题,共吸引了来自全国2241所高校的150万学生参赛。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浙大管院人,白云峰是杭州光珀智能CEO和利珀科技创始人。2014年,他曾作为浙大学生创业代表与李克强总理对话,并始终致力于以科技创新改变世界。
白云峰带领的“杭州光珀智能科技”团队夺得“全国总冠军”
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大学生回信,称赞学生们体现了当代中国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勉励他们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和志向,把自己创新创业梦融入伟大中国梦,以青春和理想谱写信仰和奋斗之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给予浙江大学参赛学生极大鼓舞和信心。
浙大管院白云峰参加冠军争夺赛答辩,尽显“健康力量”风采
“获得总冠军的殊荣,我们算是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下阶段我们会继续加油努力,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期待和教诲。”浙江大学“杭州光珀智能科技”团队成员说道。
白云峰在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前也参加过类似的创业比赛,这次比赛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了,也给予我们更多的合作伙伴。在比赛中收获了很多东西,比如说重新树立了企业的思路。”
除总冠军外,浙江大学的6支参赛团队在本届比赛中共斩获了3金1银2铜,集体总分和金奖总数均位列全国第一。其中,浙大管院在读博士生白云峰与其同学王旭龙琦联合创办的杭州利珀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本届比赛金奖。
刘延东副总理亲切接见获奖师生代表
浙江大学参赛师生合影
揭秘赛场“最闪耀的2支团队”
杭州光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总冠军 金奖
成立于2015年5月,是一家致力于深度相机技术开发的高科技公司,浙大管院在读博士生白云峰任CEO。公司目前已获得融资3000万元,拥有专利技术10余项,公司目前企业估值15亿元。市场上存在的三维测距方式及其相应产品主要有:激光、双目视觉、三维扫描仪器以及深度相机产品。前三种原理支持的产品在目前市场上的较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光珀研发出一种国际首创的全新的三维成像原理,解决了上述所有的技术短板问题。
杭州利珀科技有限公司
金奖
成立于2012年5月,是一家致力于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技术探索的科技公司,浙大管院在读博士生白云峰任联合创始人。利珀科技秉承“让身边的人更好”的核心价值观,先后在新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汽车配件、快销食品以及服装辅料等制造行业成功研发出国际领先的视觉系统设备,拥有多项自主核心技术,实现“机器换人”并推进“中国工业4.0”进程。如今,利珀科技资产超过3亿元人民币,同时为数十家行业龙头提供视觉解决方案。
白云峰:从浙大走出的“创业路”
在《人民日报》的一次专访中,浙大管院杰出创业校友白云峰谈起了他的“创业路”:
我在浙大管院学技术创新管理,导师是管院院长吴晓波教授,一位开口必提“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的老师。对于学生,他要求我们常常往企业跑,去考察现状、调研需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2013年,我去了浦江一家平面片材的生产企业。“一半的生产线不能开工,因为检测线的工人太难找。”老总告诉我,产品检测非常费眼力、耗体力,愿意干这活的越来越少,产量受到了大大限制。当时我就想,能不能让机器来代替人的眼睛,用“机器换人”来解决这个困境?
回杭州的路上,我想到了王旭龙琦。他比我高两届,是光电系的直博研究生,他的研究领域是原子力显微镜,应该和“眼睛”有关吧。我动员他,一起去浦江的企业看看吧。“好!其实我也一直在想,我做的这些那些研究,到底能不能给社会带去真正的用处,到底会怎样改变人的生活。”王答应得可爽快了。
我们在贴着浙大玉泉校区的青芝坞租了一处10平方米的房间,开始了“机器换人”的第一步尝试:片材自动检测机。我们被亢奋的情绪支持着,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日子,倏倏地划过。第一台检测机上线使用,浦江这家企业如获至宝,他们告诉我,因为这个新装备可以给出标准的检测报告,企业拿到了200万美元的外贸订单。我们随后又做了几台,马上都被企业订走了。
我们在产品质量检测中看到了“机器视觉”巨大的市场需求,又把片材检测拓展到胶囊检测上。没想到,试验样机刚刚出来,就遭遇“重创”——当时爆发了 “毒胶囊”事件,很多胶囊生产企业都被查封了,我们的试验样机也被“封”在里面,无法试验,也搬不出来。这一封就是一年,我们被逼着把目光瞄向了嘉善的纽扣生产企业,重新打开了局面。我们很开心,技术就像为产业升级点穴,找准了点,就真能见效。
我们真的能改变世界吗?我和王旭龙琦的心里,都有了肯定的答案。一边做,我们一边成立了公司,起名“利珀”,“珀”就是我俩姓的组合。
创业路上的“鼓舞者”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来浙大考察时白云峰正好在图书馆查资料。总理笑盈盈地坐下来和大家座谈。他当时讲了一句话:“高校的创业是要以创新驱动的。也就是说,大学老师和大学生的创业应该是把核心技术作为支点!”这让白云峰醍醐灌顶,明白技术是最重要的。
白云峰说:“从前,我们只说创业产品要有技术含量。但李克强总理把它上升到一个高度:技术才是创业最核心的支点,必须去追求创新驱动,才能创业成功。连夜,我通知团队的成员,第二天头脑风暴的主题就是:怎么用创新驱动的思维来考虑当下的产品规划?”
创业背后的“推动者”
而说起创业的成功经验,白云峰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在浙大和管院接受的教育和熏陶让其深受影响。精密复杂的机器视觉产品需要复合交叉学科知识的支撑和来自各个学科的技术人才,更需要在学科交叉碰撞的过程中产生创新的火花,他的创业就是依赖于浙大多学科复合交叉的优势。
作为创新创业教育道路上的引领者,浙大管院以创新创业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健康力量,且注重对学生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培养。在历届的校友与学生中,像白云峰这样“求真务实爱创新、用创新创业改变世界”的人还有很多,如王麒诚、陈宗年、屠红燕、方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