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全:我担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的回忆|40年· 管院记忆

发布时间:2020-10-21浏览次数:0

    1999年8月12日,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和校长潘云鹤给我颁发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聘书以后,我就成为一名浙大管院人了。

 

    我卸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后,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到首都经贸大学当校长;二是浙江大学要我当管理学院院长。

 

    当时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找了我两次,要我去任首都经贸大学校长。我说当大学校长责任重大,大学校长什么事都要管,他说可以给你配个能力强的副校长。我说部里的大学管的人很多,部里教育司就把你管住了。他说您任部里党组成员,教育司就不会管住你了。我说如果我年轻十岁可以考虑接受这个任务,最后我谢绝了他的好意。

 

    为什么选择浙江大学?因为浙江的历史文化和创新精神吸引了我。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2006年9月27日在浙江大学做了继承文化传统、弘扬浙江精神的形势报告,他讲了浙江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他说浙江人善于“闯”,勇于“试”,敢于“管”的精神,实践浙江精神,弘扬浙江精神,做浙江精神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从浙江的实践看,真正做到了浙江精神的继承者和创造者,因此人才辈出,仅浙江大学本科教育就培育了30名院士,著名的如丁仲礼、励建书、罗民兴、叶志镇、杨德仁等。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培育了大量的企业家和著名人士,如王建宙、王水福、王鹤鸣、朱敏、李建华、陈宗年、胡柏藩、傅利泉、鲁冠球等,现在的澳门特首也是浙江大学的高材生。

  

高尚全先生在紫金港校区

 

    我一直钦佩浙江人的改革创新精神,所以在浙江大学任职期间学习、总结了浙江人的改革创新精神。记得2003年3月我在浙江大学开会期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知道我在杭州,第二天晚上在西湖国宾馆设宴招待。我想,不能光吃饭,应该讲些我所知道的浙江故事。席间,我讲了浙江的“五千精神”,应当全国分享。

 

    什么是浙江的“五千精神”呢?一是千辛万苦去创业,二是千方百计来经营,三是千家万户搞生产,四是千山万水找市场,五是千头万绪抓根本。浙江省就是靠“五千精神”,改变了面貌,改善了人民生活。从一个人多、地少、资源少、国家投入少,一多三少的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在制度创新上走在全国前列,人均创造的财富也在全国名列前茅。为了总结推广浙江改革发展的经验,管理学院专门成立了民本经济研究中心。

 

    我在担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期间,有条件深入浙江各地进行调查研究,总结浙江实践经验,完成了《民本经济论》专著。

 

  

    什么是民本经济?就是以民为本,民有、民营、民享(人民共享)的经济,就是立足于民,以民为本位,以民为主体的经济,也就是老百姓经济,我们通常所说的国民经济中的“民”字,就是以民为本位的经济。

 

    民本经济有四个特点:一是经济形式以民营经济为主;二是社会投资以民间资本或社会资本为主;三是社区事业以民办为主;四是政府管理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为主。

 

    民本经济是相对官本经济而言的,计划经济是典型的官本经济,是通过官本位和行政方式来配置资源,而民本经济则强调,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经营的主体、产权的主体。民本经济源之于民,创之于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而必然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了总结和推广浙江民办经济的经验,我们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专门成立了民本经济研究中心。邀请了国内著名学者参加了成立大会,并展开了民本经济的研讨。


(本文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